《俺的murmur-台綜現實》
這整起事件我都有 follow 到,陳沂最初想說的是請吳宗憲面對現實,台灣綜藝節目事實上很難打趴韓國綜藝節目,光是靠精神喊話是沒有用的(接下來的留言回覆內容扯上憲哥不夠專業就是她的問題了,也與這個主題無關)。
我其實認同她所說的「台綜現實很淒慘」,台灣綜藝節目沉寂已不是一兩天,要復甦不是靠憲哥一個人的力量就可以。可是我必須說,憲哥在這個時候、這個年紀、這個地位,還願意留守台灣演藝圈拼了命帶新人一起把節目做好,已十分不易。這份精神,值得我們學習。
我們回到現實層面來講,台綜很難打趴韓綜。為什麼?因為你沒事為什麼非要跟韓綜比呢?!(晃憲哥肩膀)。人家是整個國家、半個民族(另外半個在北韓)、各大異業結合在一起共同推廣韓國文化產業,台灣不是對手,而且沒有必要成為對手。
許多人在問:「人家韓綜就是屌,大明星如 GD 都願意上節目滾泥巴,台灣的周杰倫或者蔡依林可以嗎?」。這不是藝人的問題,是國情的問題。韓國講求長幼有序、勞資雙方極度不平等。GD 再大牌依然是 YG 的一份子,上節目為公司搏版面是必須的。更何況他對於許多前輩來說,不僅是晚輩也是一個相當年輕的孩子。
韓國人對於輩份、長幼,非常在意。縱使 GD 鬍子還沒長齊就出道了,可是他的年紀擺在那裡,遇到年長的人依然要鞠躬(誰管你是不是紅透半邊天啊)。可是台灣呢?王大陸紅了翅膀就硬了。這一點,很像美國。美國人講求獨立性,喜愛塑造個人品牌。美國明星們就算要玩遊戲也一定要是有創意、有規劃、以自己為亮點的去玩(什麼都是 me me me)。
香港藝人也是如此,我當年看《超級無敵掌門人》時,超級期待黎明上節目被整,這樣我可以站出來秀秀他(每個女孩都曾經花痴過)。可惜沒有,四大天王誰要跟你上節目玩遊戲啊?謝霆鋒也是死都不願意。所以我才說,這不是台灣藝人不敬業,是文化差異。
再說了,韓國人的文化侵入爪子早已伸向全世界,各位要是在美國看過 BigBang 演唱會就會明白我所說的。我上次去看被嚇到,一半以上觀眾都是非亞洲人!個個韓文都比我好,我唱《Blue》腦袋還會卡到,最後只記得副歌,坐我前面的正妹黑妞卻可以整場演唱會跟著唱到尾。
說這麼多的原因是為了告訴憲哥,台綜與韓綜之間的距離不僅僅是一個「錢」字。韓劇、韓樂、韓綜,三者互相推動著。連帶的韓國服飾、3C 產品、美妝品各大品牌都被全球人類看見。過去非韓國人誰要買韓國車?誰會跟我在紐約櫃台搶最後一瓶雪花秀?誰會動不動就問我:「妳去台灣會不會經過韓國?幫我帶東西!」。
我們都希望台灣綜藝好起來,回到過去的榮景。可是這需要我們大家一起努力。韓綜不該成為憲哥打趴的對象,競爭關係不存在。因為這兩者之間的差距太大、國情不同。台綜同時還面臨著中國大陸的難題,憲哥曾說,如果哪個政治人物可以讓台綜登上大陸電視台(哪怕是小小地方台也好),他就支持他。
憲哥對黨不夠瞭解,黨太清楚「文化」的重要性與影響力(不然文革是怎麼來的?)。這是黨的防線,必須守住。如果哪天台綜真的登上了祖國電視台,我才要皺眉頭呢,這代表著黨一定在撥打某個算盤。
為什麼我會對台灣產生感情?都是因為綜藝節目的各位大哥大姐(俺從小看台灣綜藝節目長大)。在我的心中,台綜就是台綜,有特色、有個性、有親和力,同時我也會看韓綜。就像我看《琅琊榜》,也看《House of Cards》,兩者不牴觸。
台綜不如從前是事實,大環境很糟糕也是事實。但是這不代表觀眾們會放棄台灣綜藝節目。我們都在等待,也樂於給予機會。我相信在憲哥的帶領下,會有一批新人才出現。
我昨天在誠品翻閱了黃子佼的新書《我還在》,短短兩頁卻讓我充滿感動。那正是台綜精神,只要精神不亡,就有希望。憲哥,加油。